散光弱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妈妈,我想玩手机,这两位妈妈给出的回
TUhjnbcbe - 2022/11/15 21:04:00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孩子似乎手机比家长还亲,一碰到手机就忍不住沉迷,不是玩游戏机就是看视频。而家长们也终于意识到孩子玩手机的频率有多么高,玩手机的时间有多么长。

但家长自己也很难做到脱离手机,工作、娱乐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孩子也是有样学样,既然家长一直玩手机,为什么我不能玩?因此不少家庭矛盾围绕着手机出现,很多家长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自己的孩子写完作业之后,就会跑过来问:“妈妈,我想玩手机,我可不可以玩手机?”对于孩子这样的发问,家长们都有什么回答呢?

第一个回答:“手机玩一会儿就行,看完了就去休息”。

这样的回答很多见吧?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很温柔,尊重孩子的需要。然而这样的回答会导致孩子一玩手机就超过时间,有时候拿起手机就玩一个多小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小小手机迷”。

第二个回答:“妈妈和你玩游戏好不好?”

会这样回答的妈妈是少数,但却是转移孩子对手机兴趣的好方法。这里的“玩游戏”可以替换成去动物园、去逛街、去玩积木等等任何一件事情,甚至说教孩子做饭做家务都可以。

对于孩子来说,玩手机更多的是消磨时间,因为觉得无聊,没事情做,所以想要玩手机。如果这时候让孩子去做一件让他觉得高兴的事情,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

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反映了家长的处理,而家长不同的处理,也大大影响了孩子未来的性格和重心。

在第一种回答的纵容下,孩子很容易因为没有手机而患得患失,大声哭闹。手机成了安慰孩子的法宝,但一旦离开手机,孩子就很难冷静下来。逐渐的,孩子对日常活动不感兴趣,而且不能集中精力。

除了性格上变得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以外,孩子的眼睛也会因为长时间看手机屏幕,近视、弱视、散光等问题也会找上门来。

在第二种回答的引导下,孩子可以和妈妈增进关系,通过玩游戏开洞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如果是喜欢玩乐高、积木、拼装等玩具的孩子,手工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孩子会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手机,外面的世界更有趣,他还有小朋友、小动物和家长的陪伴,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然了,也有家长会说我会给孩子限定时间,让孩子玩10分钟,时间一到,手机就必须上交。但这会让孩子把玩手机变成目的,为了达到玩手机的目的,他们对其他地方获得的成就不感兴趣。

举个例子,小明很喜欢玩手机,但妈妈说写完作业才能玩20分钟的时候。于是小明紧赶慢赶,终于把作业写完,抱着手机痛痛快快玩了20分钟。时间一到,手机被妈妈收走,小明开始回味刚刚看的视频。至于作业检查,以及完成作业后学到的知识,全都被手机画面影响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妈妈,我想玩手机,这两位妈妈给出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