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弱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岁近视200度,预防幼儿近视,关键是保
TUhjnbcbe - 2022/10/30 16:46:00

最近,小区里一个3岁的小男孩亮亮引起了我的注意。并不是有什么不好的行为,而是他小小的鼻梁上,架着一副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眼镜。

亮亮从出生就一直跟着奶奶,爷爷没退休,爸爸妈妈总是忙着加班、出差。奶奶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有时为了图省心,就扔个手机给他,可以管半天。

用老人的话说,不给手机哄不住啊。

直到上周,亮亮妈妈出差回家,发现孩子总是喜欢揉眼睛,看东西老爱眯着眼,于是带他去看了眼科。一检查吓一跳,才3岁的小亮亮,竟然有度近视,加50度散光。

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原因有3点

根据国家卫健委对幼儿园及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的监测结果,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

也就是说,在学生群体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孩子都被检查出有近视眼,1/3的孩子在小学时期就开始离不开眼镜。

孩子还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正是茁壮成长的年龄,为什么近视率竟如此之高?或许从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中,可以窥出端倪。

1、睡眠不足

眼科专家的调查统计显示,睡眠不足是造成儿童中、低度近视的头号杀手。

因为当人长期缺乏睡眠,全身的植物神经会出现功能紊乱,而负责调节眼睛视物距离的睫状肌也会因此功能失调。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被各种兴趣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功课紧、作业多,很多学生经常熬到深夜还在挑灯奋战,睡眠时间的减少,严重影响了休息和眼部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达标。

2、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科技赋能为我们创造便捷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更多隐性杀手。

很多孩子受家庭成员影响,小小年纪便手机、平板不离手,有些甚至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地接触电子产品,导致孩子眼部问题频发,近视、散光、弱视、斜视……

尤其是受上半年疫情影响,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被迫在家通过网课的方式进行学习。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调研结果,年上半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比年底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个百分点,初中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

而学生的近视率与上网课时间成正比。学生每天上网课1小时,45.8%被检出近视;每天上网课1-2.5小时,检出率是49.3%;每天上网课2.5-4小时,检出率是62.4%;超过4小时,检出率则高达76.7%。

3、缺乏户外活动

台湾的研究者做过这么一组实验:他们将名学生分为A、B两组,强迫A组每天进行4次、每次20min的户外活动,B组学生不干预。1年后,A组学生群体中的累计近视率为8.4%,B组则高达17.65%。

由此可见,户外活动对近视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近视的患病率与户外活动时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近视率越低。

世卫组织曾经建议,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而根据卫健委的调查,在我国,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甚至不足1小时。

预防幼儿近视,关键是保护好“远视储备”

在预防近视方面,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远视储备”,它是孩子防近视的本钱,决定了孩子将来近视的几率。

1、什么叫远视储备?

简单来说,婴儿刚出生时,眼轴只有20-22毫米,双眼是处于-度远视的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宝宝的眼轴也会逐渐增长,直到7、8岁时接近正常成年人的24毫米,12岁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

而在12岁前,孩子这-度的远视眼,就叫做孩子的“远视储备”。

它就像是孩子的一个视力“银行”,随着孩子长大,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直到慢慢被消耗。

但如果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就会导致远视储备被提前消耗完。这意味着孩子的眼球发育过快,眼轴的长度大于正常水平。但眼球的发育并不会因此而停下来,继续发育眼球就会进一步加长,那么孩子就会出现近视的情况。

2、正常孩子在不同年龄的远视储备标准

那么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应该有多少度的远视储备呢?

一般来说,3-5岁的孩子应该保持度左右的远视储备,到8岁应该还有度,10-12岁逐渐消失(见下表)。

如何做好远视储备

既然远视储备与孩子将来视力密切相关,那家长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呢?

1、“20-20-20”护眼法则

这是美国眼科学会提出的一个原则,所谓“20-20-20”指的是,用眼20分钟后,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这种远眺不是随意看远处20秒,而是要求不眨眼、不眯眼,全神贯注地注视远处的物体,努力看清它的形状、轮廓及细节,这样才能让睫状肌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起到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作用。

如果在室内,周围都被建筑物阻挡,无法进行远眺训练时,可以尝试一个东西叫“室内模拟远眺视标”。

它是由无数个层层叠叠的小正方形组成,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模拟出三维空间向远处延伸的立体图。

将模拟视标放在距离眼睛2.5米处的位置,视标逐渐从外圈向内圈缓缓移动,同样能起到放松眼部的作用。

2、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现代人哪怕孩子也离不开电子产品,完全不看可能性极低。其实也没必要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只要把握好度,让孩子适当地使用电子产品,并不会对眼睛造成太大的伤害。

其一,在使用市场上,2岁以下孩子最好完全不要看电子产品,如果非要看,每天不能超过15分钟;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不要超过40分钟,最好分2次看,每次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其二,在电子产品种类上,距离眼睛远的电子产品比距眼近的好。例如看手机不如看pad,看pad不如看电脑,看电脑不如看电视。距离越远,对孩子视力影响相对小一点。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孩子正值生长发育的时候,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养分。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SleepFoundation)的建议:0-3个月的宝宝每天推荐的睡眠量是14-17小时,4-11个月推荐睡眠量为12-15小时,1-2岁推荐睡眠量为11-14小时,3-5岁推荐睡眠量为10-13小时。

可能不同孩子个体之间会有些微差异,但不能低于最低睡眠时长,否则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也许孩子白天很忙,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也许孩子贪玩起来不愿意睡,也许还有这样那样的睡眠问题。但无论如何困难重重,家长应该确保孩子达到最低睡眠要求,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可以考虑寻求医生的帮助。

4、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的光线射进孩子眼中,可以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在眼球发育阶段的作用,是可以阻止眼轴被拉长。这样孩子的远视储备不容易被过早消耗,自然近视的机率也大大降低。

对孩子视力保护有益处的户外活动有哪些呢?

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在打球时,人的双眼会随着球不断移动,忽远忽近、忽高忽低。这个过程中,睫状肌不断收缩放松,可以促进它的发育和血液循环。放风筝。放风筝可以让孩子视线自然延伸,转移到高处、远处,使眼肌可以得到自然的调节登山。孩子在攀登的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绿色尽收眼底,让周围的美景舒缓身心。

结语

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户外活动的日益减少,以及学习繁忙导致的长期睡眠不足,近视几乎成为每个家长都会担心的课题。趁孩子还小,别让孩子的眼球过度发育,别让他们过早消耗掉宝贵的远视储备,毕竟这可是他们将来对付近视最大的本钱。

参考资料:

1、《爸妈有远见,孩子不近视》,作者:陈庆丰,王新梅

2、《眼睛好,世界才明亮:给孩子的爱眼书》,作者:于刚

3、《眼健康管理》,作者:刁红星、林智

4、《儿童视力保护百科全书》,作者:李肖春

1
查看完整版本: 3岁近视200度,预防幼儿近视,关键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