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听见过这样的一句话:刚学会爬不要急着让孩子走。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早点学会走路能省很多的力气。
带着宝宝一起出去宝宝自己也能走点路,不用家长一直抱着走。但是如果宝宝们在小的时候没有“爬够”家长便急着让孩子学会走路很有可能是在“坑娃”。
我认识一个宝妈,宝宝还很小的时候刚刚学会爬没多久,她便引导孩子自己走路。当宝宝慢慢长大了,这个宝妈和丈夫驱车带着宝宝去周边游的时候,便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有严重的晕车情况。无论小两口试了什么方法,都没有很好的帮助宝宝改善晕车的情况。
无奈之下,医院寻求了医生的帮助。待医生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医生说这个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是宝宝的前庭平衡功能发育不完善,你们只能等着宝宝长大后逐渐发育。
随后医生问到:你们家宝宝是不是平时爬的特别少啊。这一问才让宝妈恍然大悟,正是因为自己“图省事”让孩子没有“爬够”便早早地学了走路才导致了宝宝前庭发育不完善。
在宝宝喜欢爬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让宝宝爬个够
随着宝宝的慢慢长大,宝宝的精细动作以及大运动都在不断发展。在大运动中包含着坐立、站立、行走、爬行、翻身等。在这个这几个大运动中,有些宝宝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有些则需要家长对宝宝进行及时的指导
其中,爬这个大运动就需要家长及时的指导。当宝宝学会爬行,对宝宝来说可谓是好处多多。
为什么说宝宝学会爬行对宝宝的好处多当宝宝正处在发育阶段的时候,宝宝是没有运动能力的。这个时候对于宝宝们来说,趴着就是一项最好的运动了。在我们成人的眼中趴着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宝宝们来说趴着可是需要他们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
想锻炼宝宝爬行,爬行垫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厚实且材质安全,推荐下面这款爬行垫
.爬行对于宝宝们来说是最好的全身运动
宝宝们在趴着的过程中他们会调动全身的肌肉和骨骼来支撑他们完成这个动作。刚刚学会爬的宝宝们,最开始在趴着的时候往往会满身都是汗。但是,慢慢的宝宝能趴住了,并开始学会了爬。
当宝宝进行爬行的,需要宝宝抬起自己的脖子。这时候宝宝的脖子就是汽车的方向盘,它来负责帮助宝宝躲避障碍物和调节爬行的方向。
除此之外,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的四肢和前胸也会离开地面。通过前后交替运动的方式,会使宝宝全身上下的地方都在配合宝宝完成爬行这一个动作。
宝宝们通过爬行能很好的锻炼到宝宝的四肢,使宝宝的四肢变得有力量,从而促进宝宝的骨骼和韧带的发育,为宝宝后期学会站立和独立行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爬行能够很好的促进宝宝们平衡能力的发展
当宝宝们在爬行的时候,能很好的促进宝宝们的内耳前庭的发育,内耳前庭发育好了会使得宝宝们的协调能力变好。目前全球公认的预防人体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就是——通过爬行来改善。
人的大脑是分为左脑和右脑,同样的人的身体也呈对称结构。当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双眼双手双脚的一起配合。如果在爬行中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么宝宝都会爬不成功。
3.爬行对于宝宝们来说是探索世界的开始
宝宝们的好奇心都是很强烈的,当宝宝们还不会走的时候。宝宝们的活动区域是非常小的,唯有通过爬行才能帮助宝宝很好的探索世界,
因此当宝宝们学会爬行的时候,宝宝们会感觉很快乐,因为他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身体,想爬向哪里就可以爬向哪里。
4.爬行能很好的锻炼宝宝们的方向感和空间感
当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们会用眼睛来判断“目的地”的所在地,然后确定爬行的方向,再爬行。
通过爬行宝宝们能很好的锻炼到自己的方向感和空间感。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路痴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也有很多的人体导航,认路超级快。
我们不能说两者的唯一差别的是一个爬的多一个爬的少。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和小时候的爬行情况是分不开的。
家中的宝宝没有爬够,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存在以下9个短板:我国知名的婴幼儿发展专家王荣辉教授曾经指出:小的时候没有爬够的宝宝们,在长大后很有可能会遇到以下9个短板:
.完全的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
2.存在近视、散光、弱视等情况
3.走路内八、外八
4.数学里的立体几何学得不好
5.身体的协调能力比较差
6.晕车晕船,长大之后也有
7.含胸驼背,坐不住站不住
8.写字不好看
可见对于宝宝们来说,学会爬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前往不能强迫孩子学会走路,一定要让孩子爬够了再学走路,一时的走得快很有可能会“坑”了娃的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