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佐治亚理工学院Woon-HongYeo课题组推出了“多合一”可穿戴式眼部散光监测诊疗系统,包括类似皮肤的柔软传感器和无线柔性电子设备。该软电子系统可在VR环境中对眼部疾病的便携式疗法提供准确,实时的多度眼散度检测和分类。并且多个人类受试者的测试为EOG在VR和其它物理设备上使用的量化设置标准协议,今后将进一步研究该协议以用于眼疾患者的临床研究。
文章解析图1:可穿戴式眼部散光监测系统--VR器件;柔性电极和柔性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图2:气溶胶喷射印刷可拉伸银电极的制备及参数优化。图3:银纳米颗粒柔性电极的位置及眼球看不同距离物体时信号的变化。
图4:信号的处理。因为所用的电极具有较大的信号噪音,因而需要高达六阶微分滤波器来提升信噪比(从~10dB增加至50dB)。
图5:可穿戴系统结合VR测得的色散与商用色散测试仪的数据对比。
图6:使用Brock线方法(详见知乎,链接见下文)来体现使用该系统的眼球治疗。有外斜视的与无外斜视的人信号上有明显差异。
读后感该作者非常灵活的结合了柔性电极,电路与VR系统来实现眼球运动的监测及色散的潜在治疗。该工作从实验设计,内容的新颖性和良好的实验结果多个方面有明显创新。正如作者所说,期待今后能看到该眼部散光的定量检测系统可用于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儿童学习障碍等各个方面。链接打开约10秒,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