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弱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
TUhjnbcbe - 2021/4/2 7:00:00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shcymc.com/2020/hongguanjingji_1216/41024.html

“功能性眼病”是根据现代医学及眼科学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相对于器质性眼病提出的。以往眼科诊治的对象主要表现为感染、外伤导致的红肿热痛,以及白内障、青光眼等有明显器质性变化的疾病,我们称其为器质性眼病。但是另外一类,例如屈光不正、部分弱视、干眼、视疲劳等非器质性病变,以及传统器质性病变经过药物、手术治疗后视功能仍然没有提高的疾患部分,我们也可将其归类为“功能性眼病”。

相对于器质性眼病,功能性眼病患者量大面广。例如,近视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相当高,干眼也比较常见。目前电脑、手机的大范围应用对我们的眼睛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这一类眼病给人们带来不适和痛苦,并且病人反应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无法及时发现并且进行干预,如果任其长期发展甚至可能转变为器质性眼病。

因此婴幼儿在出生时及成长的各阶段均应给予眼科检查,这样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疾患。

弱视

例如弱视,在视觉发育期内会由于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等)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并且弱视的治疗效果跟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治愈率也高。因此弱视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青少年近视

对于青少年近视,虽然目前我们对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并没有确切定论,但是对于近视度数的增长,我们还是有很多干预的方法,例如OK镜、离焦眼镜、户外活动等等。及时干预将近视度数控制的尽量低,因为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出现眼底病(如*斑病变、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器质性病变的概率会增加。

视频终端综合征

随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多,“视频终端综合征”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而“视频终端综合征”是导致干眼和视疲劳的原因之一。由于长时间注视屏幕,瞬目动作减少,会导致泪膜破坏和角膜表面干燥,对角膜上皮产生损害。并且产生视疲劳后,双眼单视功能会受影响,视觉质量下降。

TUhjnbcbe - 2021/4/2 7:00:00
北京重点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通过医疗手段保持了童颜,但却会被眼睛出卖。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最好的方法是看ta的眼睛。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机能会逐渐老化,85%的人都会出现老花、白内障等老年性眼病,眼睛是真实年纪的表现。

可能是近视的人群太过庞大,近视将伴随终身的真相太过残忍,民间一直有一个让近视大*感到些许安慰的“传言”——近视的人老了不容易老花。

然而,科学告诉你残酷的真相:异想天开!

之所以会有这个误解,主要基于两个说法:

“老花镜=远视镜→老花=远视,近视与远视是可相抵的,老了之后近视与老花相抵,所以近视老了不会老花。”

“近视的人,老了看近处不需要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所以近视老了不会老花。”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老花≠远视

虽然老花镜和远视镜的原理一致,但并不能说明老花就是远视。

远视

远视,是由于眼轴过小,或者眼球里镜头的曲折能力不够,使得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看近的视力尤其会更差一些。

下面用小孩成长的眼睛“正视化过程“来简单解释下远视、正视、近视。

远视常发生在儿童,可以描述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状态,几乎所有的宝宝在出生的时候都是远视眼。

小宝宝的眼睛小,眼轴短,光线入眼后聚焦在了视网膜后方,形成了自然的“远视眼”。

随着孩子长大,眼睛变大,眼轴也会变长,此时光线落在了视网膜上,变成了“正视眼”。

若孩子继续长高,眼睛也会继续变长,光线就会落到视网膜之前,则会变成“近视眼”。

老花

老花眼是正常的眼球变老后的生理现象。

平常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球,需要我们的角膜和晶状体来聚焦。为了能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晶状体改变自己的形状,比如看近的时候,晶状体就要变得更凸一点,增加对光线的聚集能力。看远的时候,晶状体就要变得更扁平一点,扩散对光线。

而人老之后的晶状体弹性和控制晶状体变形的睫状肌的能力下降,眼睛失去了灵活聚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不能快速切换看远、中、近,切换的越来越慢,越来越累,越来越模糊,这就是老花。

老花一般在40岁以后逐渐出现,随着年纪的增加,花的也会越来越厉害。

能看清近物≠没有老花

在普通人眼里,只要近物能看见,就不是老花。所以80岁大伯说:“我好着呢,还没老花呢,现在不戴眼镜我还看的见报纸呢!”那么,能看见近的就不是老花了么?

非也!根据前面的解释,近视与老花的原因和病理均不相同,不管你近视不近视,大家都会老,眼球机能都会衰退,不同的年龄老花的程度也不一样。近视的人,由于摘镜后改变了看近模糊的结果,但是没有改变调节(看近对焦)功能下降的事实,所以仍旧会老花。

不同年龄的老花度数大概如下:

45岁左右,老花约为度

50岁左右,老花约为度

60岁左右,老花约为度

对于近视又有老花的人,需要配戴的花镜度数就是本身看远时候的眼镜度数加上老花的度数。

比如,小编本人近视配镜凹透镜度(-),当60岁老花时按平均凸透镜度(+)来矫正,那么我60岁时需要佩戴的花镜度数为-+=-度。

也就是说,我60岁时看远处正常佩戴近视度的眼镜,看近处则佩戴近视度的花镜。

又比如,一个50岁的人,老花度,如果他近视刚好也是度,那么这个时候刚好可以抵消,花镜的度数就是0。这种情况下,他看远处正常佩戴近视度的眼镜,看近处则可直接把眼镜摘掉即可。

近视与老花相抵,近视可以不戴眼镜阅读,这也是误解为近视了不会老花的主要原因。但在现实中,很少有这么理想的情况。因为很多人不仅有近视,还会有散光,散光是不能抵消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式是简化的,具体的情况会更复杂一些,还要结合阅读距离等加以调整。

当近视遇上老花

我们知道了近视老了之后一样会老花,那当近视遇上老花该怎么办?

①配两副眼镜,一副远用眼镜,以解决近视,远视,散光引起的看远模糊;一副近用眼镜,以解决老花引起的看近困难问题。根据使用条件交替佩戴。

②配一副特殊眼镜,渐变多焦点眼镜,镜片由于特殊设计,镜片不同位置度数不同,通常镜片上方为远用度数;下方为近用度数。一副眼镜就可以看清远近,非常方便。但是由于特殊设计,需要学习使用,同时需要慢慢适应,比配两副眼镜相对复杂。

③还可尝试多焦点隐形眼镜以及屈光手术。

眼睛问题看似简单为视力问题,实际上复杂且多变。不管是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等问题均需要到专业场所进行专业检查,明确每个人的眼睛状态,以及需要佩戴何种度数的眼镜,同时需排查可能伴随的或潜伏的眼部其他病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专业规范处理。

来源/易点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2 7:00: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38.html

LOOKME

“新配眼镜戴起来不舒服”,顾客这样说

到底是什么原因?

“您好,新配的这副眼镜戴的不舒服!”这是每位眼镜店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但是这类问题却偶有发生。这对于验配师来讲其实是一种挑战,所以要勇敢的认真面对,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今天小编在这里向各位推荐一种解决投诉的处理流程与方法,仅供参考。

01

分析问题

眼镜配戴不适、导致不能使用,顾客抱怨投诉是合理的。所以遇到投诉要认真接待,然后耐心聆听,找出顾客为什么会抱怨:视力问题、舒适问题、美观问题还是适应问题。02处方问题

检查顾客的配镜单,查看所配眼镜的处方,先用焦度计检查眼镜与处方是否一致,再检查戴镜的矫正视力,然后重新验光检查,最终决定配镜处方是否需要更改。

处理方法:处方错误,重新配镜,并向顾客表示歉意。处方没问题做下一步检查。

03棱镜效应

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有戴镜史的顾客,新眼镜与原旧镜的光心距不同产生了棱镜效应,使顾客视物变宽或变窄。分析这方面问题要取得三方面的资料:顾客的瞳孔距离、旧镜的光心距离和新眼镜的光心距离。

处理方法:若以上三项数据接近一致,那可以排除此项。要是新眼镜与原镜的光心距不同,产生了棱镜效应。此时需要跟顾客详细讲明,再采用取中间值的方法重新配镜。

04

镜片问题

有时候因为镜片的材质、设计不同、甚至是新眼镜的基弯不同于原来眼镜的基弯,会使少数高度数患者难以适应,尤其是镜片中有高度散光者。

处理方法;讲清可能存在的原因,给出有问题保证解决到底的承诺。要求患者多适应一段时间。万一不能适应再更换与原镜相同的镜片。

05物理性问题

这类问题包括:镜片太厚、眼镜太重、镜片划痕缺损、部分染色眼镜透光率差导致夜间视力下降等。

处理方法: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为使用者选择更理想的镜架或镜片。

06美观问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观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