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
仅仅靠着乖乖吃饭
就能成为火遍全国的
“吃货”宝宝
再看看自家的娃
一到饭点就上演对抗赛
哄着喂
追着喂
边看动画片边喂
就是不好好吃
怒吼、训斥、软硬兼施
使出浑身解数
孩子饭没多吃几口
却把大人累个半死
孩子厌食怎么办呢?
看看小儿推拿专家
有什么好方法
病案实录南昌3岁的小男孩小博,平时不爱吃饭,每餐吃几口就不吃了,以至于身体体质也很弱,几乎每一个月都要生3、4次病。只要家里有人生病,他就是第二个生病的人。医院有小儿推拿,小博的爷爷医院做小儿推拿。在软组织损伤科,刘建兵医生根据小博的体质,坚持每日为小博做小儿推拿。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理后,小博的体质有了很大改善。疫情期间,家里有人感冒发烧,而他却没有被传染到,吃饭也比过去多,还长高了5公分。小博的爷爷奶奶在群里感谢刘医生
宝宝厌食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主要是3~6岁)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甚至拒食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病程较长,一般为2个月以上,体重低于正常体重8%以上。多见于城市儿童,可发于任何年龄,以1~6岁为多见,个别可延及学龄期。
中医学认为,厌食可由饮食不节、先天不足、多病久病、暑湿熏蒸、环境精神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引起。其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拒食、饮食过少、便秘、间断性腹痛、盗汗、消瘦、反复感冒等。厌食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易生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用药较广泛,反映了小儿厌食证型的复杂性,遣药组方的多样性。现代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核心药物为:麦芽、山楂、白术、鸡内金、茯苓、陈皮、神曲、山药、砂仁、*参。其组方药类集中于消导、补虚、行气、化湿、养阴等。除了服用中药治疗小儿厌食,亦可通过外治法治疗,如针灸、艾灸,或小儿推拿等。
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厌食,方法简单,取效迅速,疗效良好,可作为首选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
1、补脾经次
位置:脾经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
手法:循拇指桡侧边缘,沿指尖向关节处推为补。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2、揉中脘次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处。
手法: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3、运内八卦次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顺时针推1~3分钟。
功效: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
4、摩腹次
位置:腹部。
手法:用掌面或四指摩腹次。
功效:消食、理气、降气。
5、揉板门次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一手将小儿手固定,另一手拇指端揉小儿大鱼际平面。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6、揉足三里50次
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
功效: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7、捏脊5次
位置:脊背的正中线。
手法:拇指、食指挟持住尾骶部的肌肤,然后边捏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或更向上推至风府。
功效: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补法。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证。
本文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刘建兵软组织损伤科主治中医师
第一届国际脊椎病因学暨龙氏治脊技术研讨会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江西分会委员,南昌市康复医学会理事。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十余年,师从我国著名脊椎病专家龙层花教授学习龙氏治脊疗法和小儿推拿专家于娟教授学习小儿推拿。具有独特的推拿手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急性扭挫伤、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侧弯、骨盆旋移症等急慢性损伤的治疗;并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疳积(消化不良)、腹泻、厌食、便秘、遗尿、夜啼等疾病;在治疗颈性眩晕、小孩近视(含散光、弱视)、助生长(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保健推拿提高小孩机体免疫力(未病先防,调理脾胃)、小儿肌性斜颈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