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马上配镜吗?配镜后是否意味着一辈子都离不开眼镜?怎样可以减缓孩子近视的进程?孩子近视了坐前排是否更好?
家长疑惑
1.视力下降,配眼镜早些好还是晚些好?
对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家长在孩子视力方面的疑问居首位的是“发现视力下降,是早一些配镜好,还是晚一些配镜好”,占89%。也有很多家长关心,配镜后是否意味着就离不开眼镜了。
对此,瑞之路视光专家表示,配镜的早晚直接与近视程度相关,视力在0.5以下的,都要配戴,否则可能影响学习。14岁以下,视力在0.6以上可暂时不戴眼镜,先以矫正和保护为主。配镜后几乎都是终生的,到老年后可能还要配戴两副眼镜,一副近视,一副远视。要想摘镜只能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
2.配镜后视力为何每年还下滑“50~度”?
孩子配镜了,怎么视力还是每年下滑“50~度”呢?这是更多已经配镜孩子的家长的疑惑。
“戴眼镜,只是通过镜片改变光线入射眼睛的角度,进而使远处景物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虽然看得清,但对睫状肌调节能力没有任何改善。”专家表示,配镜后如果依然不注意用眼卫生,继续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睫状肌痉挛便会持续恶化,最终导致“眼镜年年配、视力年年降”的普遍现象。
3.哪些情况下不宜过早配镜?
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家长想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宜过早配镜?
“近视时间不长、年龄小、屈光度在度以下的孩子,应该通过科学的调整手法来改善视力。”视光专家表示,青少年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假性近视,这时候不宜过早配镜。
不过,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需要经过严格的验光后由医生做出判断。发现假性近视,需马上纠正孩子的用眼习惯,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综合矫正、防控。如物理训练、针灸、中药调理...
1.长期固定坐前排可能加剧近视
一直坐前排可以让孩子视力下降的速度减缓吗?对此,视光专家表示,中小学生的眼睛正处在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固定坐前排,会使睫状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导致视力疲劳、头昏恶心、眼花眼胀,甚至引起近视、散光和弱视,本身就患近视的人更会加重近视的程度。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定期前后左右轮换;下课后,孩子最好到教室外活动,以缓解视疲劳。
2.孩子配镜后需定期重新验光
瑞之路视光专家提醒家长,16岁以前是近视的“易感期”,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组织可塑性大,孩子一不注意就会患上近视。反之,赶在发育期结束前、趁眼组织未定型,及时给予改善,孩子的视力就能得到恢复。对于6~16岁的孩子来说,近视时间越短、年龄越小、度数越浅、改善越早,视力恢复与防止下滑的几率越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随着年龄与屈光的变化,配镜者都需要定期重新验光配镜。视光专家建议,13岁以上的学生每半年、13岁以下儿童每3个月便需要重新验光。即使是成人,也需要至少每两年重新验光配镜。
3.预防“视疲劳”引发“脑疲劳”
现在青少年儿童每天10小时以上的用眼量,再加上不良的用眼习惯、用眼卫生与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加快了视疲劳的产生。有研究显示,眼神经和脑神经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当眼睛处于疲劳时,脑神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头晕、疲惫等症状。
只有改善视疲劳状态,才会解除脑神经的疲劳。改善视疲劳的最佳方式便是矫治好近视。但平时日常生活中必须尽量做到减少眼疲劳,合理护眼,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控制并改善近视的度数。
而关于家长最纠结的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什么时候开始戴眼镜?给爸妈们三点建议:
1、视力在0.6以下,近视程度在度左右,根据孩子的需要佩戴眼镜矫正,验光最好选择医学验光,因为戴不适合的眼镜,只会增加眼睛负担,让视力下降。
2、如果近视已经在度以上,必须常戴眼镜矫正。摘上摘下,反而更容易让度数加深。
3、18岁以下,绝对禁止佩戴隐形眼镜。
一些爸妈会很紧张暑假这两个月,习惯性认为开学后,眼睛就会变差。其实如果好好利用这60天,或许结果正好相反。平时孩子学习忙,又受居住环境限制,无法实现无限远眺,放假了,爸妈可以多带他们去北高峰等能远眺的地方,让眼睛得到彻底放松。另外,暑假里运动的时间也多了,在多锻炼让身体强壮的同时,其实眼睛也有了强壮的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