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弱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盲人凯凯和他的123个地铁小伙伴传说中
TUhjnbcbe - 2025/4/29 17:54:00
    

倪炜

蓝爸爸

蓝爸爸??monkey

shining灵感

“地铁热线在我的手机里是最多的最频繁的,我撩起来就像打我家电话一样”,在上海图书馆视觉障碍者阅览室,徐振凯说。这几年,徐振凯结识了至少个“看不见的”地铁小伙伴,“他们都叫我凯凯,一个电话打到车站里,自报家门,就会有人来接应”。聊到这个地铁小伙伴,徐振凯说“来之不易”,每次只要有工作人员帮助他,他都会及时问对方工号,“然后马上打电话给爸爸,让爸爸把号码记在小本本上”,凯凯说,“我是一个感恩的人,别人帮助过你了,你就要记在心里”。

生于70年代的徐振凯,小时候得了一次急性肺炎,发烧41.5度,“造成的后果一个是急性肺炎,还有一个是视神经被烧坏了”。一开始视力下降,读书时即便非常注意,视力还是无法控制的明显滑坡。年,他被诊断为弱视4级,到了年,眼睛彻底看不清了,只剩下两道白茫茫的光。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挡不住凯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周遭的探索。“一周5天都在外面跑,比正常人还忙”,凯凯妈妈说。每个月,医院开药,还要去四平路的中医门诊针灸,除此之外,大多数时间,凯凯都泡在了上海图书馆的视觉障碍阅览室。闵行和普陀图书馆,凯凯亦是常客。而给他出行插上“隐形的翅膀”的,便是四通八达的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已经陪伴了凯凯从青年到中年。凯凯说,最早的地铁情缘,大概还要追溯到年,那年他刚查出糖尿病,有一天搭乘地铁出门办事,临近中午突然头晕眼花,“额头上都是汗,手脚冰凉,天旋地转”,这时,赶过来一位站长主动关心他,“你是低血糖了吧!”随后,“拿出一份鸡腿汉堡,一杯热巧克力给我吃,我这才慢慢缓过来”,凯凯回忆起这事,那天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就是那时起,上海地铁在他的心里开出美丽的花。

这几年来,从家到上海图书馆,是凯凯最常来往的路线,五站地铁,一次换乘,工作人员在关键节点无缝衔接,安排的妥妥的。出入口等候、搭乘自动扶梯、站厅测温、配合安检、过闸机、站台候车、上下列车、车厢就坐、换乘引导、乘坐无障碍电梯、人员交接等等,爱心接力的每一个环节都默契有序。这一路过来,至少4名工作人员接手,沿途他们会恰到好处地提醒凯凯,要上自动扶梯了,列车马上进站了,进无障碍电梯了。日子长了,凯凯能辨别出许多工作人员的声音,一路上还拉拉家常。“我有时问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好意思告诉我,我就换了个方式,问他们的工号”,凯凯机智的说。前不久,凯凯让爸爸代笔写了一封表扬信,信里记录了个曾经帮助过他的地铁员工工号,“将来我还会记录,肯定不止这些”,凯凯信心满满的说。

如果去更远的地方凯凯也不怕,只要能搭乘地铁,他都能“搞得定”。“没申通,没地铁,他根本没法活动”,凯凯妈妈说。而在凯凯的脑海里,实时更新着上海地铁的路网形态,“现在超过公里了,不得了了”。凯凯办事前,会规划好第二天的出行路线,然后算出起讫站,换乘站大概时间点,接下来拿出手机拨打服务热线预约爱心接力,有时直接通过总机接到车站预约行程,和工作人员详细交代路径。凯凯说:“很多站长、值班站长、站务员我都认识了,关系非常广”,也因此,凯凯成为了一个“线人”,这一路爱心接力的工作人员之间,可能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可在凯凯“看来”,他们都烙在了他的心里,正是他们的前后衔接,让他的出行更加“自由自在”。“多年来,我的出行、就医,各项社会活动,都是依靠地铁的‘爱心接力棒’,才能顺利进行”凯凯说。

而在地铁工作人员眼中,凯凯是盲人,也是乘客,打交道久了,就变成了朋友。凯凯白白嫩嫩的,和蔼可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却非常乐观,爱拉家常,“是个开心果”。在为凯凯爱心接力的过程中,凯凯会问这问那,问东问西,小到今天的天气,大到地铁规划建设,有的问题“层次太高”,工作人员答不上来,凯凯让他们拿个小本本记上,下次再告诉他。凯凯有个大杯子,每天要喝两大杯,2.7升水,有时中途没水了,车站也会“给朋友开个后门”把水杯灌满,“不要太方便哦!”凯凯说。

随着地铁的建设发展,有的工作人员换车站了,还会和凯凯提前道别,并安排好下一任,凯凯说,“我还会来找你的”。10号线豫园站站长张梦超最早与徐振凯相识于上海图书馆站,后来,张梦超从上海图书馆站调到了豫园站,但两人依然保持联系。年腊八节,徐振凯打电话问张梦超,童涵春堂还有没有派送腊八粥的活动?张梦超马上了解情况,告诉凯凯活动取消了,避免了他白跑一趟。类似这样劳烦地铁工作人员的事,凯凯说“太多了,数都数不清”。

“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的记忆力和听力非常好”,凯凯说。在地铁车厢里,当列车报站声刚响起,他便能立即察觉到,马上起身。同时,肢体动作也立即跟上,先拉住头顶的横杆,再挪过步子,一只手找到竖着的立杆,然后再往车门方向挪,另一只手握住车门旁边的扶手。这些设施,像在凯凯脑海里精准定位一样,连续几个动作后,凯凯稳稳站在了车门最有利的位置。列车停站开门后,工作人员立马就能发现他。这套标准动作是凯凯几年来摸索出来的,早已和“看不见的”地铁小伙伴搭成了默契。

随着乘坐地铁的次数越来越多,凯凯也对地铁越来越熟悉。“有的车型一进车门,正对着的就有一根栏杆,我撞过一次,然后我就知道进来先往旁边拐一点”。“去年底,你们开通了14号线和18号线一期北段,我听广播说很漂亮的,虽然我平时不到那里附近办事,不过我有空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提到对上海地铁的“不满”,凯凯说,“就是有个别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只有上行没有下行,不太方便”。为此,地铁设施设备的专家告诉他,“年前,申通地铁将会完成57个出入口加装自动扶梯的工作。例如,将在年之前,人民广场站于6—11号口、16—18号口和20号口都会有加装自动扶梯的计划。”凯凯说,“那我就没什么好不满意的了。”

对于未来,凯凯说,“现在只有一条地铁通到花桥,将来我希望上海地铁能和苏州、杭州,甚至和北京地铁联通,这样我坐地铁就能去外地旅游啦!”。

如果不出意外,“看不见的”地铁小伙伴们,将继续为凯凯服务,爱心接力将陪伴他的中年,老年。同时,上海地铁也将为更多的盲人提供这样的帮助。

    

上观号作者:上海地铁shmetro

1
查看完整版本: 盲人凯凯和他的123个地铁小伙伴传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