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因 http://www.huilitongxie.net/QUESTION
万里路视光问题集
01
Question01
关于框架眼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镜架尺寸的表示方法一般为基准线法
B.渐变镜的前倾角一般在10-12度
C.镜框外张角一般为80-95度
D.镜框中心距离一般建议接近瞳距
(职称考试刷题的时候看到的,感觉都不太标准,请老师帮忙解答)
Answer01
这道题选A。我逐一地解释一下。
A考的为眼镜尺寸的表示方法,对于眼镜规格尺寸表示为方框法和基准线法两种,国内常用的为方框法,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B和C选项均为眼镜调整中角位参数范围。对于选项B中前倾角正常参数为8~15°,但对于渐变焦镜片来说,前倾角会影响下旋角和用眼舒适的问题,一般在10~12°是较为舒适的,选项C中外张角正常范围值就是在80~95°之间。
选项D说的是镜架几何中心距与瞳距的关系,在加工前通常会对两者参数进行计算镜片所需最小直径和移心的问题,为了加工制作后确保使用舒适,一般建议镜架几何中心距接近瞳距这一参数。
02
Question02
矫正眼镜的放大倍率与()有密切关系
A.屈光度
B.镜片后顶点屈光度
C.镜片边缘设计
D.镜片前顶点屈光度
(刷题的时候碰到的这个题,光学知识部分比较薄弱,想请老师详解一下放大倍率的相关知识,谢谢老师)
Answer02
眼镜放大率=1/(1-aF),其中a为镜片到眼球瞳孔平面的距离,F为镜片的屈光力。也就是说影响放大率的就是镜片的度数和镜眼距,一般矫正眼镜如果当作薄透镜的话不考虑镜片厚度,所以F为镜片的屈光度。
03
Question03
如果顾客左耳低右耳高,应()
A、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大
B、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小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C、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D、将眼镜的左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右身腿倾斜角调小
Answer03
顾客左耳低,右耳高,如果配戴调整水平的眼镜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状态,镜架不水平的调整原则是高往高调,低往低调,所以右镜腿向上调整,为减少身腿倾斜角;左镜腿向下调整,为增加身腿倾斜角,答案选D。
04
Question04
患者17岁佩戴离焦软镜4个月。
佩戴前主觉验光:
R:-8.25DS
L:-8.00DS/-0.75DC
戴镜4个月复查时视力(离焦软镜)
R:0.7
L:1.0
主觉验光
R:-9.00DS
L:-8.50DS/-0.75DC
眼轴增长0.04mm
反转拍简单检查:(+)片通过困难
卓比安散瞳后,度数降回第一次的主觉验光度数。瞳孔恢复后,戴离焦软镜做镜片阅读训练+2.50DS看不清,插片-0.50DS后+2.50DS阅读顺利。
想问一下需不需要调整戴镜处方?
Answer04
对于17岁的患者,仍然建议考虑散瞳后结果用于配镜。
本案例需要确定几个问题:
1、第一次验配离焦软镜的右眼矫正视力是多少?
2、翻转拍是单眼的还是双眼的结果?
假设:
第一次的矫正视力都是1.0,目前出现单眼矫正视力下降,继续进行散瞳验光,如果屈光度数无变化,那么应该考虑功能性的问题,正如此案例出现的。
对于翻转拍来说,如果是单眼的正镜难通过,说明调节能力放松不好,可做单眼放松训练;如果是双眼正镜放松不好,还需考虑融像的问题,需要做有关融像方面的检查,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强调一点:做视觉训练的时候,必须使用单光全矫眼镜。
05
Question05
对于单纯近视散光(等效球镜为负),是否可以用低浓度阿托品进行近视防控?
Answer05
题目里面没有患者的年龄,如果孩子年龄很小,散光还有可能发生变化,可暂且不配镜;如果孩子大了,屈光度仅仅为散光的话,建议再观察,但是单光镜片一定要配,因为散光的发生和发展与眼轴的增长是间接的关系,通常大散光为角膜散光居多,所以做近视防控意义不大,但如果有一点近视的度数,并结合年龄、眼轴和一些行为习惯,显现出有极大近视增长的可能性,那么可以配近视防控类产品。
06
Question06
-0.25/-2.00×--1.0(近乎单纯近视散光)可以配新乐学、星趣控这一类近视防控镜片吗?
Answer06
这个屈光度可以做星趣控,新乐学不确定,请具体参考厂家提供的产品光度范围,这种情况可以用离焦控制镜片是可以作为近视防控的,甚至平光都可以。
07
Question07
男,14周岁。
两年前验光:
R:-1.25DS1.5
L:-1.25DS1.5
验配明月学生读写内渐进。
现在复查:
R:-2.75DS1.2
L:-1.50DS1.2
发现两只眼睛有微小的眼球左右震颤,之前验光没有眼球震颤的现象,请问老师现在孩子应该再做什么检查?
镜片选多点微透的是否适合。
Answer07
眼球震颤的病因较多,可能与眼部、前庭、中枢等都有关,而诱发眼球震颤的因素,除了相关病变外,过度用眼、视疲劳也可能会诱发眼球震颤。由于渐变焦镜片近用区较小,因此眼球震颤患者不建议验配渐变焦镜片;而多点离焦镜片光学区较大,轻微眼球震颤患者可以考虑配戴。
08
Question08
男童,六周岁。
裸眼视力:
OD:1.0OS:1.0
小瞳综合验光:
OD:+0.50DS–1.0
OS:+0.50DS–1.0
ACT:外到正UCT:不动
孩子家长不接受散瞳详细验光检查,那么,这样测出来的远视储备是不是偏低,像这种正常的孩子,散瞳与不散瞳结果大概会差多少,也就是远视储备值散瞳后会多多少!辛苦老师解答一下。
Answer08
1、孩子裸眼视力正常,小瞳验光也没有近视或散光度数,此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散瞳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即可。
2、远视储备因人而异,调节功能强,可能散瞳前和散瞳后度数差别大一些,调节功能弱,则度数差别小一些。因此这个没有固定数值。
3、正常情况下,6岁左右孩子远视储备正常值约为+1.00D左右。
09
Question09
顾客30岁。
旧镜度数:
R:-7.00DS0.4
L:-7.50DS0.4
主觉验光
/p>
R:-9.50DS1.0
L:-10.00DS1.0
旧眼镜戴了三年,平时以看近为主,新镜试戴主诉重影严重。word四点主诉5点,交替遮盖由内向外。从矫正度数依次降低到旧镜度数重影也从会依次减轻。
麻烦老师解答下这种增加度数就会出现内隐斜和重影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顾客要把视力提高,用什么方法才能适应新的度数。谢谢。
Answer09
针对该案例,首先因为患者度数变动较大,双眼近视增长都是-2.50D;其次在给予处方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旧镜配戴时长及旧镜是否变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由于案例中只进行了遮盖试验及Worth4点的检查,并没有定量分析患者的眼位,因此不能给出准确判断患者的内隐斜是否严重,建议给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视功能检查。
根据目前的信息,建议逐步为患者增加度数直至全矫处方,如本次配镜可以度数增长-1.00D,查看是否正常融像,若没有问题,可在戴镜一个月后再次回店复查,如果已经适应,可以再次更换度数继续增加近视,以此类推。
不过在验配过程中镜框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建议与旧镜框型变化不要太大,这样有助于患者的适应。
10
Question10
老师,请教一下。有大部分散光患者轴位在时,明明散光有~度(电脑出数),但用交叉圆柱镜精调散光度数时,患者反应总是说减散光度更清,可调到5O度~75度,视力又下降了,只好回加散光致红绿等清,再至最好视力,老师为什么在这个轴位上会有这种现象,谢谢给指点。
Answer10
1.如果球镜也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存在等效球镜度。
2.如果仅是柱镜存在差异,一种可能是因为被检者在检查电脑验光仪时产生了调节,导致结果偏负,最小弥散圆的位置也受到了影响;另一种可能是由于电脑验光仪使用过久出现了误差,需要重新校准仪器。
11
Question11
远视弱视的孩子复查,验光检查都需要快散吗?快散验光结果,是直接配镜,还是要减去生理性远视,还是要复查再配镜!辛苦老师讲解一下!
Answer11
如果是半年或一年复查需要散瞳。
最终处方需要考虑眼位的因素:如果眼位在正位,按照复验时的验光结果进行配镜;如果为内斜视,首次配镜处方为全矫处方(慢散结果减1.00D),而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如果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减低度数,一般每年减少1.00D左右;如果为外斜视,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暂不配镜,随访即可,远视度>+2.50D,按照复验后验光结果进行配镜。
12
Question12
7岁小孩散瞳处方为:
右眼:+-×10,
左眼:+/-1.25x。
是不是翻方成:
右眼
/+×,
左眼
0.75/+×80。
按翻方后对小孩眼的生长会更有意义些,因为翻方后视力稍比原方好丁点,请老师给评。
Answer12
这两个处方实际上是同一个视力的不同书写形式,顾客的视力没有任何的改变。处方转换不会影响到视力的好坏。如果需要观测儿童视觉发育情况,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只需要采用统一形式即可。
13
Question13
正负相对调节+0.50DS/-0.25DS,单眼反转拍右眼7cpm左眼5cpm双眼5cpm。正负相对调节低,不应该双眼反转会更差些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出现这种现象。提示了什么?
Answer13
这个检查结果是矛盾的,不知道用的多少的反转拍,假设±DS,意味着+2.00DS和—2.00DS都是可以看清视标卡的,而正负相对调节只有+0.50DS/-0.25DS,需要和被测者沟通检查过程是否准确。
14
Question14
反转拍检测时,对于清晰度有没有要求,是能够分辨方向汇报,还是看到清楚汇报?如果是清楚后汇报,那这里的清楚该如果给孩子解释,让孩子明白!(翻转中的清晰我自己也有疑问,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Answer14
反转拍检查时,需要患者所见视标完全清晰,没有一点重影和毛边儿,同时能够正确读出字母后,再进行翻转。
15
Question15
反转拍检测时,翻转前面还正常,可中间会出现一个镜片过不去,接着检测还可以通过。例如正负正负,正过不去①,再检测负通过,正负正负又可以正常通过,在测几回合后又出现的正片不通过,后面正常。想咨询下老师,这种情况是在①处直接停止检测,还是继续!(检测时顺序全部是打乱的!),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注意什么?
Answer15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一镜片无法通过的情况,需要让患者一直用这个镜片看,直到视标清晰能读出或时间截止,不可跳过,同时在检查结果处记录难通过的镜片。例如正负正负,出现正片无法通过,那就继续用正片看,不能翻转到负片。
16
Question16
反转拍检测时,正常一个镜片通过需要几秒,在检测中正负都在8秒左右。例如右眼7cpm,我记录时应该登记7cpm还是7cpm(±困)。
镜片通过困难,还如何判断,有没有标准?是把反转拍放到孩子眼前让孩子自己感觉那个镜片看清楚的时间更长些判断,还是?
Answer16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我们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