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弱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宝宝疳积推拿疗法内附穴位推拿图 [复制链接]

1#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体型偏瘦

……

出现以上症状时

您的宝宝可能患上了疳积

前段时间,七个月大的笑笑宝宝因为不吃东西、哭闹,被妈妈医院软组织损伤科求助,刘建兵医师经过检查后发现,笑笑的症状原来是因为疳积引起。在给宝宝做了几次小儿推拿治疗后,宝宝的奶量增加,睡眠也明显好转,继续巩固治疗几次后睡眠恢复正常,每天奶量由治疗前的ml增加到最高时的ml,个头也长高了。家属为了表示感激还送来了锦旗。

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是由于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引起脏腑失养、形体消瘦、饮食减少等,且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民间又称“奶疳”、“饭疳”等。

中医认为,疳是脾胃虚弱,喂养不当,导致患者身体消瘦,腹部的膨隆;积是由于食物积存在身体里面,阴积成疳,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差,产生了食物的积滞,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两者互为病因导致的症状称为疳积。

而西医则认为是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蛋白质、热量缺乏。

病因为什么小儿时期易生疳积呢?这是由于婴幼儿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得越多就能长得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胃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重者干枯羸瘦,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腹胀,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烦躁不宁或萎靡不振,揉眉擦眼,吮指,磨牙。

预防与治疗

本病治疗以调整脾胃为主,推拿是治疗本病的适宜疗法。

如果要预防疳积,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供给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纠正饮食偏嗜、过食肥甘滋补、贪吃零食、饥饱无常等不良饮食习惯。

4、发现体重不增或减轻,食欲减退时,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加以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疳积

补脾经

①位置:在拇指末节罗纹面,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和中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小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左手持住小儿手掌,右手以拇指指端置于小儿拇指罗纹面上,作旋转推法,称为补脾经。反复50-次。

运内八卦

①位置: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所做的圆。属面状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滞消食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操作者左手持住小儿手掌,使掌心向上,右手用拇指螺纹面置于小儿掌心,顺时针方向运50次。

掐揉四横纹

①位置: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个横纹(之间关节间的横纹)中。属点状穴位,掐之具有调理脾胃气机,健运脾胃的作用,是治疗疳积的特效穴位。

②推拿方法:操作者先从食指横纹处开始,逐一掐揉四指的横纹,一般先掐1下,再揉3下,称为掐揉1次,每个穴位掐揉7-10次。

摩腹

①位置:在腹部。属面状穴,该手法具有温补中焦,培补元气,消食导滞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操作者立于其一侧,用全手掌面在小儿腹部先顺时针方向摩动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摩动半分钟。摩动频率每分钟50-80次。

揉中脘

①位置:在胸骨剑突下端与肚脐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属点状穴位,捏之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和中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食指、中指指腹或掌跟按揉,力度不宜过重,操作50次。

捏脊

①位置:大椎至长强连成的一条直线。属线状穴位,捏之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增进饮食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使患儿取俯卧位,术者拇指在后,食、中二指在前,三指指腹相对用力提拿起脊柱两旁的皮肉,操作时,指腹与皮肤的接触面需稍大,以免小儿产生疼痛,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捻三下向上提一下,从尾骨端直捻动至脖颈处,由下自上为一遍,共操作6遍。

按揉足三里

①位置:在小腿膝关节外下方,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缘1横指处。属点状穴位,捏之具有调和气血,消食导滞,增进饮食,强壮身体的作用。

②推拿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或者坐位,操作者可两手同时握住小儿双腿,以大拇指指端置于穴位上,按揉50次,频率在80-次/分钟,力度适中力求渗透。

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①以脾胃积滞为主者,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按揉双侧天枢;②以气血虚弱为主者,加揉外劳宫、推三关;③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无苔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宫,加清肝经、补肾经、运内劳宫;④伴有烦躁不安,目赤,流泪者加清肝经;⑤兼有腹部胀满便秘者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有便溏症状者应加补大肠。

利用小儿推拿治疗疳积的优势在于:

1、见效快,疗效高。

2、安全稳当,不易反弹。

3、没有*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4、治病去根,不易复发。

5、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能力,促进婴幼儿明显长高,健脑益智,是许多药物不可及的绿色疗法。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刘建兵软组织损伤科主治中医师

第一届国际脊椎病因学暨龙氏治脊技术研讨会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江西分会委员,南昌市康复医学会委员。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十余年,师从我国著名脊椎病专家龙层花教授学习龙氏治脊疗法和小儿推拿专家于娟教授学习小儿推拿。具有独特的推拿手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急性扭挫伤、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侧弯、骨盆旋移症等急慢性损伤的治疗;并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疳积(消化不良)、腹泻、厌食、便秘、遗尿、夜啼等疾病;在治疗颈性眩晕、小孩近视(含散光、弱视)、助生长(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保健推拿提高小孩机体免疫力(未病先防,调理脾胃)、小儿肌性斜颈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END·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