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弱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近视,到底要不要戴眼镜 [复制链接]

1#

你的眼睛“有话说”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以及与患者的就诊交流中,我发现有很多家长对孩子视力不好是否需要配镜、是否需要治疗存在疑虑甚至错误的认识,导致因未及时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26个爱眼日,我们来科普一些儿童眼科知识,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让孩子的眼睛能得到及时准确治疗,恢复眼健康。

错误认识一:不能让我的孩子戴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经医生确诊,孩子确实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问题导致视物不清影响学习,就应该配镜。眼镜不但能帮助孩子解决眼部聚焦的缺陷,使进入眼睛的外界物体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让孩子眼中的世界重新清晰起来,还能促进视觉发育,缓解近视进展。孩子是否能摘镜需分情况而定,轻中度的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度数不断下降,有可能摘下眼镜;散光和近视一般不能摘镜,随年龄增长,散光变化不大,近视度数会逐渐增加,可以等到成年近视度数稳定后,通过近视手术摘镜。需强调一点,如果孩子有严重的屈光不正,尤其同时存在斜视弱视时,家长不接受孩子戴镜矫正,就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导致孩子无法恢复正常视力,遗憾终生。错误认识二:近视镜越戴度数越高,不能这么小就给他戴镜

儿童近视后度数往往每年会增加,家长认为这是戴镜导致的。其实不然。这是由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的,就像孩子每年都在不断长高,眼球也是不断长大的,近视度数也在不断增长。一般到18岁左右,近视度数基本就稳定了,就像身高不再长高一样。所以孩子近视的越早,成年后近视度数就会越高。

科学配戴眼镜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所以孩子近视了,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就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准确配镜,定期复查。

错误认识三:散瞳药对孩子眼睛有伤害,不能用医生发现孩子的视力差,怀疑存在屈光问题,会建议孩子散瞳验光。这是因为孩子的调节力非常强,不散瞳无法准确得知孩子的真实度数,使得近视验出来的度数比实际偏高,远视验出来的度数比实际偏低,从而无法给予孩子精准的验配和更科学的治疗。散瞳,恰是帮助孩子放松和麻痹睫状肌,在药物的作用下不动用调节力,从而准确得知孩子目前的近视、远视和散光度数,确定是否需要配镜,需要配多大度数的眼镜。正确散瞳对孩子的眼睛和身体有利而无害,家长朋友们可以放心让孩子接受散瞳检查。散瞳后,孩子会出现看近模糊,畏光等不适症状,这些是暂时的,随着药物的代谢消失,这些症状也随之消失,瞳孔恢复如初。错误认识四:小孩子视力不好不用担心,长大后视力就好了首先普及一下,3~5岁视力正常下限0.5,6岁及以上正常视力下限0.7,一般6周岁以上的孩子视力已经发育到成人的水平了,即≥1.0。如果孩子的视力在相应的年龄段低于正常下限,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查找病因,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真的长大了也达不到正常的视力。12岁以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尤其6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现孩子存在斜视、近视、散光、远视、重度上睑下垂以及重度先天性白内障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如果在12岁以前,尤其是6岁之前不积极治疗的话,成年后即使再治疗也达不到正常视力。总之发现孩子近视了,医院接受检查,科学配镜,正确防控,定期复查,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高度近视会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甚至导致视网膜脱离,有致盲风险。

作者简介

李杏,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7年,医院进修。擅长领域:斜弱视的诊断治疗,科学验光及各种视光问题的诊疗,各种眼睑肿物、麦粒肿、睑板腺囊肿的手术治疗,眼外伤的清创缝合及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供稿:眼科李杏

编辑:发展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