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0~6岁儿童常见视力问题
一
儿童为什么要做视力筛查
视力筛查是儿童保健非常重要的项目,儿童的视力处于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中,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如先天眼病、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问题,及时干预治疗,促进视力功能的良好发育。
二
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水平是多少?
5个月.........4.0;
6个月.........4.3;
1岁..............4.5;
2岁...............4.6-4.7;
3岁...............4.7-4.8;
4-5岁...........4.8-5.0;
6岁................5.0。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病学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认为:
3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4,4-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7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
三
幼儿园儿童常见视力问题
幼儿园的视力筛查确实发现了一些视力有问题的孩子,主要是弱视,这其中又以远视和散光引起的弱视为主。那什么是弱视、散光和远视呢?
什么是弱视?
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发育落后了。导致弱视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于生理范围的远视和散光。
什么是散光?
主要是眼球的两个重要的光学部件:角膜和晶状体,不是绝对的圆,有点扁椭圆形,于是就产生了散光,不是看东西有“闪光”。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因变形,导致拍出的照片变形和部分模糊了。
是不是散光就一定要戴眼镜呢?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散光,一般不超过75度,叫做生理性散光,这对视力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要一提散光就觉得有问题。
75~度的散光,可能会影响视觉质量,要结合视力等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戴镜。
度以上的散光,很可能会导致弱视,影响眼睛的发育,多数需要配戴眼镜。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远视和散光?
先天的,但不一定是遗传的。如果父母有近视远视或散光,那孩子有远视或者散光的机率就更高,但遗传并不是绝对的。散光不是看电视导致的。
儿童远视是不是都要矫正?
正常宝宝生下来都是远视,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度以下的远视是正常的,不需要戴眼镜。相反,检查时发现只有低度的远视,也就是“远视储备不足”,将来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特别提醒:
最后,如果经散瞳验光确诊孩子有弱视,需要戴眼镜治疗,那么,一定要听医嘱,不要害怕戴眼镜,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是亲人两行泪了。
近视预防老师的选举哲学
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
近视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儿童青少年如果能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其主要做法包括:
1
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读写姿势要正确:读写中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2)间断用眼,劳逸结合:读写时间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
(3)读写环境要适宜:在充足的光线下读写,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2
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3)年龄越小的儿童,更应减少电子产品的时间。
3
增加阳光或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筛查发现有近视怎么办
非睫状肌麻痹下(非散瞳条件下)的检查或近视筛查,结果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确诊,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检查(又叫散瞳验光)。这是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很强,部分学生因长时间疲劳用眼,会出现调节紧张,而呈现出暂时的近视状态,又称假性近视。
儿童青少年发生了近视应该怎么办
儿童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如果不进行干预,通常每年都会加深,一直要到成年后才能稳定。越小年龄发生近视,成年后近视的度数可能越深。因此,有了近视应当设法控制进展,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如能积极进行近视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展课可以延缓甚至是停止,其正确做法包括:
1
改变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
(1)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调查证实,每天户外活动累计达到3小时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近视。
(2)尽可能的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
(3)应劳逸结合、间断用眼,每读写40分钟左右,户外休息或远眺5-10分钟。
2
定期检查和进行规范的视力矫正,选择规范的、适宜的近视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以及一些特殊设计的镜片和隐形眼镜等,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有一定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