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50148.html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发病率3%,它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和发育。弱视主要在5岁前形成,原则上治疗早、效果好,一般来说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为6岁前,超过6岁效果差,超过12岁效果更差,应当引起家长重视。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视力低下将伴终身,长大后严重影响升学及择业。
那什么是弱视?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
人类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出生至12岁
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儿童视觉的形成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而导致弱视发生。
因此弱视为视觉发育相关疾病。
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弱视患儿经恰当的治疗和训练,视力可恢复,一旦年龄超过这一阶段,弱视的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眼依郑重提醒各位家长:弱视的防治原则应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儿童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弱视的诊治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对于3~7岁儿童,视力要参考相应年龄的视力正常值下限。
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
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弱视诊断和治疗一定要考虑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发育水平不同。
弱视的原因
屈光不正(中高度远视、近视或散光),屈光参差,单眼恒定性斜视,形觉剥夺(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等),还有少数原因不明的发育性的。
弱视的分类
①斜视性弱视:单眼斜视形成的弱视。
②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形成的弱视。
③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远视性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一般在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3~6个月后确诊。
④形觉剥夺性弱视:由于屈光间质混浊、上睑下垂等形觉剥夺性因素造成的弱视,可为单眼或双眼,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较双眼弱视后果更为严重。
弱视的危害
1、形成斜视
很多弱视的患者由于视力低而引起斜视,尤其是单眼弱视患者或者双眼弱视相差过大的患者。
2、视力永久低下
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视力退步,影响眼的正常发育,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视力高概率永久低下。
3、丧失立体视
弱视的患者会丧失立体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只能看到二维的画面,对于眼睛中看到的事物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远近距离,而且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模糊或者重影的。
4、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因为看不清楚事物,一直成长在被嘲笑的阴影里,他们形成了自闭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习与生活。
5、视功能多方受损
弱视会导致眼睛视功能的多方受损,如调节力、扫视力、追踪能力、空间辨别能力、对比敏感度及手眼协调能力等多项重要视觉功能受损。
怎样早期发现弱视
注意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是否离书本太近,看东西有无皱眉或眯眼;在阳光下眯眼,视物时是否两只眼睛一齐注视,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的情况,是否有歪头看电视、看黑板的习惯,或易看错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无眼手协调能力差,有无上睑下垂、角膜白斑。
如果有以上情况,医院眼科检查
即使没有发现异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弱视,孩子在3医院的小儿眼科专科门诊进行检查,以早发现有无视力异常,防止错失治疗时机。家长要重视孩子在学校查体的结果。
眼依再次强调:
弱视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治疗最适宜。12岁以前也有较高的彻底治愈率。如果超过了12岁,由于视觉发育趋于成熟,弱视治疗就会越来越困难。
弱视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