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s://m.39.net/pf/a_4698007.html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新时代不断更新的电子产品,俨然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生活,真是抬头见手机,低头见手机。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的标配。从老人到年轻人,甚至到一些高中生。
近几年据教育学家统计发现,手机的使用年龄越来越接近低龄化。很多小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手机,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戏称的“电子保姆”。
它的出现解决了孩子没人看的问题,也为家长实现自我工作、有独立空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01沉迷手机的危害
父母省事了,孩子也找到了新的“玩伴”。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表面上的暂时安宁。其实给予孩子所带来的影响和伤害也有很多。
1、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脾气
如果孩子长时间的接触手机,沉迷手机。会使其性格和脾气变得暴躁。甚至是不可理喻。游戏的内容和人物特点在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模仿。有的严重的还会有错误的模仿,最后使其身心受到伤害。
2、影响孩子的视力
长时间沉迷游戏,对手机爱不释手。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视力。造成散光、近视、弱视等问题。让孩子带着小眼睛,以后也会影响孩子的入学和就业。
3、影响亲子的沟通
孩子喜欢在手机中过度沉迷,会消耗亲子时间。让孩子除了手机,不再喜欢其他的事情,与父母会疏远,沟通越来越少,亲子关系因此受到影响。
4、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手机的出现和沉迷还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玩手机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终日与手机交往,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游戏中的环境、人物、事件造成孩子现实与虚拟的混淆。过度的沉迷,孩子就不再喜欢与真实世界的朋友沟通,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变得孤僻、自私。
02孩子爱上手机,沉迷其中的原因
手机让孩子把控不住,沉迷其中,除了是游戏内容吸引他们之外,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和环境造成的,只是被家长忽略了。
第一、手机“电子保姆”陪伴的时间过长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让手机承担看护的作用。把亲子的时间用手机代替。长时间的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来看护,看似家长省心了,其实只是暂时的省心。孩子却在无形中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很容易沉迷其中。
第二、因为自控力缺乏受到影响
成年人喜欢手机,却还能坚持工作,这是因为成年人有很好的自控力。而孩子则与之相反,身体正在生长发育,所以自控力也会不如大人。如果发现了手机的好处和乐趣,就会沉溺其中,不舍得离开。于是爱上、沉迷的手机行为也很难制止和改变。
第三、父母管控过于严格
父母在针对手机的管控上,有的过于焦虑,管控过于严格。就像我们常说的“谈机色变”。手机在这些家长眼中是十恶不赦的坏东西。他们从小到大都不让孩子触碰,甚至在家中也很少谈及。
但是孩子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有父母,在接触他人的时候,也会看到和听到。反而让本身就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内心更为好奇,一旦有机会触碰,便会不舍得放下,对手机的喜欢和沉迷会更强烈。
第四、父母的自身影响
父母会影响孩子这不是只是说说而已,从孩子的性格有父母的遗传基因就可以知道。父母一言一行被孩子看到,也会去学习。如果父母都是机不离手。孩子又怎么能不沉迷呢?
03孩子爱上手机,沉迷其中父母怎么办
手机沉迷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情,每个家长都深深地知道这一点。可是又不能把手机藏起来,或者自己不用手机,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具体该如何做可以试着这样做。
第一、以身作则远比管教好用的多
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父母要自己先改变。把机不离身、机不离手的坏习惯从生活中剔除。千万不要吃饭、睡觉都拿着手机。该放下的时候要放下,陪伴孩子的时候让手机可以“歇一歇”。
平时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看书、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等。让孩子也能知道,手机并不是生活中的全部。
第二、不要谈“机”色变,有规则意识
在孩子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手机,父母要坦然面对。改变谈“机”色变得错误理念,让孩子可以接触手机,但是不要过早。可以在3岁之后。
但是可以接触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把手机给孩子,而是要和孩子制定规则,规定出玩手机的时间。做出规定后再让孩子去使用手机,可以有效的防止使用过度。
建议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6岁之间以30分钟为宜,到了6岁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时长,但不要超过1小时。
第三、让孩子的生活变得多样和有趣
孩子爱上手机除了觉得手机有趣好玩之外,还是因为内心世界的空虚,所以改变这一行为的方式,还要注意孩子精神世界的建立。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事情,大胆尝试。
比如爬山、跑步、乐高拼搭等。兴趣广了,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孩子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做,又怎么会沉迷游戏呢?
第四、适当和孩子一起体验一下游戏
很多教育专家都曾提出过让家长注意亲子陪伴,其实亲自陪伴也可以是一起玩游戏。家长不敢做,也觉得这样做是不正确。
其实这些想法是大错特错。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且也能间接地了解孩子参与游戏的内容是否健康,给予合理引导。
川爸育儿专栏寄语:
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爱上手机,沉迷其中。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自己对手机的态度,管住自己。然后再去要求孩子才会更有说服力。
不过度干涉手机,但也要有方式方法。约定游戏的时间,就落地执行。从开始的时候就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不让手机成为“电子保姆”,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偶尔陪他们玩游戏,亲子关系更和谐,也未尝不是好事。